一种年龄

       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“一种年龄”的工作原理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。

1.人的年龄有五种

2.各个年龄段的年华叫什么年华

3.年龄的三种表达方式年龄的四种表达方式

4.谈起年龄,为什么就中国人会有虚岁这一说法?

5.中国古代把十岁、二十岁、三十岁一直到一百岁称为什么?

6.狗一岁相当于人的多少岁?

一种年龄

人的年龄有五种

       人的年龄有五种,一是日历年龄,二是心理年龄,三是身体年龄,四是外貌年龄,五是社会年龄。

       早衰,就是日历年龄尚未入不惑之年,而身体年龄,外貌年龄和心理年龄都远远大于日历年龄。

        其表现为:腰酸背痛、精力不足、耳呜、眩晕眼花、健忘失眠、动则气急、脚跟疼痛、容易疲倦、小便后余沥、夜尿增多、头发花白、牙齿松动等衰老现象。

        出现早衰的原因多是:

        先天不足、后天饮食不节、患慢性或消耗性疾病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抑郁、睡眠不足、过度劳累……。

        那些中年以后,注意养生,运用正确的方法调理,延缓了衰老进程,虽年已花甲,但却壮气未减,与年轻人不相上下。

        世界卫生组织对长寿老人的调查发现:有不少人青少年时期生活艰苦,体质较弱,甚至疾病缠身。中年后,随着生活条件改善,又善用养生之道,晚年则枯木逢春。

        说明不仅早衰可以避免,衰老也是可以延迟的。

        中医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、生命之源。肾脏所藏的精气,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

        肾脏精气的盛衰,直接关系着人的生长、发育与衰老进程。所以养生的关键问题,就在于保养肾的精气。

        《内经》说:“年四十而阴气自半”。人在40岁以后,肾中精气开始衰退,渐渐出现头发脱落,两鬓斑白,甚至秃顶,牙齿松动,性欲减退的征兆。

        现代人的夜生活过于丰富,没有自律能力的人,往往纵欲贪欢,加上不合理饮食,晚上吃宵夜,过食肥甘之物,油腻之物,沉溺酒精饮料,贪口腹之欲,导致肾精耗竭,未老先衰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有一句名言:“中年重振根基,自可尚余强半”。意思是中年要注意保肾益精,可使下半生更加健康。

        冬季与肾相应,所以在冬季补肾,是顺应天时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
各个年龄段的年华叫什么年华

       中国人使用的计算年龄的正规方式有三种,两种是我国传统的,一种是国际惯用的。

虚岁

       虚岁(又叫毛岁):出生时是一岁,每到春节就长一岁。它的意思是你名义上已经生存了多少年了。似乎古时中国人更看重虚岁。

实岁和周岁

       实岁和周岁大致相同:一出生时是零岁,每到生日(并不是生日第二天)就长一岁。实岁指按农历算的,周岁指按公历算的。它的意思是你实际上已经生存了多久了(有时说几岁零几个月或几岁半也是这个意思)。

生日的“男进女满”之说

       传统上,中国人过生日有“男进女满”之说。例如做五十大寿,男的是在实岁刚到四十九岁(进入第五十岁)那天做,而女的是在实岁刚到五十岁(已满第五十岁)那天做。

不正规的算法

       中国老百姓中间还有很多不正规的算法(例如上半年怎么算下半年又怎么算的),都源于曲解或图省事。其中一种似乎比正规的更流行,因为计算简便:用今年的年份减去出生时的年份,但是它没有什么确切的含义,不会演变成正规的事物。

年龄的三种表达方式年龄的四种表达方式

       1、没有满周岁的儿童称为襁褓

       2、2-3岁的儿童称为孩提

       3、童年称为总角,垂髫

       4、8岁的男孩称为龆年

       5、10岁以下的孩子称为黄口

       6、10岁的女孩髻年

       7、12岁的女孩金钗之年

       8、13—14岁的女孩豆蔻年华

       9、13—15岁的孩子舞勺之年

       10、15岁的女孩及笄之年

       11、15岁的男孩 志学之年,束发

       12、16岁的女孩碧玉年华

       13、15—20岁称为舞象之年

       14、20岁(男)称为弱冠

       15、20岁(女)称为桃李年华

       16、24岁(女)称为花蓓(信)年华

       17、出嫁称为标梅之年

       18、30岁(女)称为半老徐娘

       19、30岁(男)称为而立之年

       20、40岁(男)称为不惑之年

       21、50岁称为知命之年、半百

       22、60岁称为花甲,平头之年、耳顺之年,杖乡之年

       23、70岁称为古稀、杖国之年

       24、77岁称为喜寿

       25、80岁称为杖朝之年

       26、88岁称为米寿

       27、80-90岁称为耄耋之年

       28、90岁称为鲐(台,骀)背之年

       29、99岁称为白寿

       30、100岁称为期頣?,人瑞

       31、108岁称为茶寿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成人礼

       男子的“冠礼”和女子的“笄礼”:

       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男子的“冠礼”和女子的“笄礼”。冠礼和笄礼,说穿了,就是改变发式。清代以前,古人是留全发的。婴儿生下三个月后,要选择黄道吉日,剪一次头发,只保留两小撮。

       这两小撮头发,男孩留在左右两边,有如牛头;女孩则一前一后,有如马首,叫“羁”。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。 剪去的头发长出以后,便不再剪,而是向两边分梳,长齐眉毛,叫做“两髦”。

       所以儿童又叫“童髦”。或者把“两髦”总束起来,扎在头上,一边一束。男孩状如兽角,叫做“总角”;女孩状如树桠,叫做“丫头”。所以孩童时代又叫“总角之时”,年幼或地位低的女孩又叫“丫头”、“女娃”。

       男孩长到二十岁,女孩长到十五岁,就要举行“冠礼”和“笄礼”。冠笄之前,要先用“筮法”来决定日期和加冠加笄的来宾,叫“筮日”和“筮宾”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-年龄

谈起年龄,为什么就中国人会有虚岁这一说法?

       古人表示年龄,除了用“岁”以外,还往往用1、“年”2、“齿”3、“春秋”等词。所用数字如果是10以上的零碎数字,则常常使用“x十有x”的格式表示,如“臣密今年四十有六,祖母今年九十有六。”“犬马之齿七十有六。”《左传》犬马,古时臣子在君主面前的自称。

       一、用人生各个时期表示

       稚齿:稚,幼小。齿,年龄。指人的幼年时代。少年:指人的十多岁阶段。

       当年:指人的壮年时期,意为“正当壮年”。如陶渊明诗“当年讵有几?”垂老:垂,接近的意思。指快到老年的时期,如苏轼词“遗民几度垂老年。”

       二、用人生各时期的身体特征表示黄童:幼年时期。

       白叟:老年时期。韩愈诗句:“黄童白叟,踊跃欢呼。”

       龆龀:这两个字均指儿童换乳牙,借指七、八岁的儿童。又因“髫”与“龆”同音,也可做“龀”。壮:青壮年时期,辛弃疾词“壮岁旌旗拥万夫。”这里的壮是指二、三十岁的时候,《礼记.曲礼上》说得更确定“三十曰壮,有室。”

       二毛:青白二色头,指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交替时期。《左传》“君子不重伤,不擒二毛。”

       垂白:须发将白,指老年将近。鲍照诗“结发起跃马,垂老对讲书。”

       白首:头发白了,指老年。陶渊明诗“总角闻道,白首无成。”总角,指儿童。老苍:头发苍白如银,指老年。杜甫诗“脱略小儿辈,结交皆老苍。”

       黄发:老年白发脱落更生黄发,是高寿的象征,指高寿者。陶渊明“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。”

       三、用人的服饰装束特征表示

       襁褓:指婴儿时期。“褓”是包裹婴儿用的小被,“襁”是捆束小被和用来背负的条带。《汉书.宣帝纪》“曾孙虽在襁褓。”

       襁褓

       垂髻:古代儿童的发式,让头发自然下垂,借指儿童时期,也做“垂发”、“垂岁”。《魏志》“臣垂髻执简”,《后汉书》“垂发励志,白首不衰”,《北史.柳遐传》“垂岁便有成人量。”

       垂髻

       总角:角,小发髻,10岁左右的儿童束发成角。

       总角

       结发:古代男子20岁束发加冠,女子15岁束发插笄,这以后就是成年人了。刚成年的男女结婚,叫“结发夫妻”。

       结发之礼

       及笄:指女子15岁。笄,簪子,结发插笄之后,就是女子的待嫁之年。

       冠岁:指男子20岁。冠,头冠,男子加冠之礼是成年的标志。但由于20岁时身体并未并未发育健壮,所以又称“弱冠”。

       四、借用自然界的事物比喻

       黄口:雏鸟口角**,黄口即雏鸟,用来比喻婴儿。《淮南子.汜论》“言之伐国,不杀黄口。”雏:初生之鸟,比喻幼儿。杜甫“丈夫生儿有如此而雏者。”青春:是绿色的春天之意,用来比喻年轻时代。

       素秋:秋天景色凋零肃杀,比喻老年。

       垂暮:原意为接近傍晚时分,比喻晚年即将来临,垂暮之年,亦作“垂年”。

       五、根据人生的身体和精力条件形容

       这种方法就是在年、龄等词前加上一个形容词,如:

       芳年:青春年少的时候。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“曾经学舞度芳年。”

       妙年:美妙的青少年时期。杜甫《奉赠严八阁老》“扈圣登黄阁,明公独妙年。”

       妙龄:同“妙年”,苏轼《苏潜圣挽词》“妙龄驰誉百夫雄。”盛年:奋发有为的青壮年时代。陶渊明“盛年不再来,一日难再晨。”

       六、将成语成句修辞后表示

       将成语或成句的前半截省掉,用后半截表示前半截的意思,是一种“藏头”的修辞方法。孔子曾说:“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耳顺,不逾矩。”后人根据这些成句进行藏头修辞,“志学”表示15岁,“而立”30岁。“不惑”表示40岁。“知命”表示50岁,“耳顺”表示60岁。

       七、其他方法

       初度:指刚生下来的时候。屈原《离骚》中有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赐余以嘉名。”意思说,我的父亲在我出生时仔细端详我,到祖庙卜兆,赐给我美好的名字。以后。“初度”就成为生日的别称。

       艾:即艾草,艾草是苍白色,老人头发苍白如艾,所以借指老人,是对老人的尊称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“五十曰艾”,认为是五十岁。

       花甲:天干地支交错一轮回为60年,称为花甲,人满60岁称花甲之年。

       耆:古代表示60岁。“耆”于“艾”连用表示老年人,《荀子》“耆艾而信,可以为师”,这是说,人到了老年又讲信用,可以把它当做老师。

       耄:《礼记.曲礼上》“八十、九十曰耄,又称“耄期”、“老耄”。《尚书.大禹谟》“耄期倦于勤。”

中国古代把十岁、二十岁、三十岁一直到一百岁称为什么?

       新春佳节走亲访友,总是免不了坐在一起吃饭聊聊天,而大家感慨谈论最多的话题可就是我们每年都在增长的年龄了。在中国,谈年龄通常会区分“周岁”和“虚岁”,但虚岁其实并不是中国的“专利”,汉文化圈的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国都有虚岁。虚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式,不少人被它伤透脑筋——一般虚岁比周岁大 1 岁,但出生在腊月的人虚岁会比周岁大 2 岁,如果出生在春节期间,甚至可能会出现虚岁比周岁大 3 岁的情况。那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虚岁这一说法呢?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。

一、首先,什么是虚岁?

       什么是虚岁?虚岁是与实岁(现在统称作周岁)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。顾名思义,“虚”是虚假之意,“实”则是真实之意。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,它是以年为单位的,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。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,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。与现代不同的是,在古代,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,所谓的岁,指的就是虚岁,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。

       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,没有个人特别生日的记岁方法。按照民间的习惯,一个刚出生的婴儿,只有在百日之前,人们还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,一过百日,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,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。从理论上说,一个人一出生,就被认为是1岁了,以后逢年便长1岁。比如,一个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,在1991年除夕之前,他都被认为是1岁,一到春节,他就被认为是两岁了。这样,这个人在2000年春节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,周岁计为9岁,而虚岁则计为11岁,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。

二、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虚岁的说法呢?

       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虚岁,这是个似是而非的问题。古时中国人只有这一种计龄方式。从近代开始,西方的计龄方式逐渐通行于全球,并传入中国。因此,现代中国有了两种计龄方式。为了相区别,两者被分别称为虚岁和周岁。这样,才给人以中国人多了一个虚岁的错觉。

1、中国古代没有0的概念

       首先这是个数学问题——12 世纪之前,中国计数法中没有 0 的概念,因此新生儿登记年龄时不可能是 0 岁,而是 1 岁。虚岁自然比周岁要大。

       究其原因,古代不像现在一样重视生日,直到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扩大影响,才有人受佛诞节的启发开始祝寿,而且祝寿的日子也不一定选择自己生日当天,宋人赵彦衡在《云麓漫钞》中就有“魏晋以前,不为生日”的说法。在此之前,甚至皇帝的生日都不太受重视,例如《后汉书》中除了为表明光武帝出生异常记下他的生日,其他皇帝均无记录。陈寿的《三国志》中也没有记录任何一个人的生日。

中国古人没有现在我们所谓“生日”的概念,与“生日”含义最接近的词是“生辰”、“诞辰”。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,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,就是一个昼夜24小时的一天;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(时刻)为最小单位的,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,称为十二时辰。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,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,与年月和时是并驾齐驱的,并没有任何的侧重;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,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,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,只说几月几日,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生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。

这种不以生日而以立春作为增岁节点的计龄法,是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习惯。民国教育部 1930 年下发的《就旧历虚岁推算国历实足年龄用表》中,第一句话就是“我国旧习,计算年岁,都用旧历,所以所说的年岁,都是虚的,不是实足的。”古代中国人计算年龄时并不以生日作为增岁节点,而是每年立春自动增岁。“天增岁月人增寿”的说法和春节给小孩压岁钱的习惯,就是这种传统的遗留。

2、古代户籍制度的出现

       在户籍制度出现之前,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报出自己的准确年龄。

       《礼记·曲礼·下》就有记载,从天子到庶人,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自己的实际年龄,只能借用衣服尺寸、掌握技能、能担负的工作来说明。据吕思勉解释,这正是古人不重视年龄的体现。实际上,在大众文化水平普遍极低的情况下,记住自己的准确年龄既没有什么必要,也超出绝大多数人能力之外。

年龄的出现,实际上是为了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,便于汲取资源。中国人的虚岁要感谢战国时代实行军事集权的秦国,其在公元前 375 年创立了户籍制度,到公元前 231 年开始登记年龄,目的主要有两个——征税和征兵。秦以后,汉代的口算钱、兵役、徭役,西晋的课田、户调与丁中制度,以及隋唐的均田制、租庸调制等,都与登记年龄密不可分,否则就无法实行。

       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,官方统计不可能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日,只会记录年龄。从战国到西汉初年,每年登记户籍的时间是农历八月,因此官方最初是以八月作为增岁节点。直到汉武帝改定太初历后,把正月作为一年之始,虚岁计龄才成为定制并延续至今。

       与中国及汉文化圈相比,其他西方国家历史上都没有真正实行过“编户齐民”,普通人没有记住自己准确年龄的必要,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中国产生了虚岁的原因。

三、生活中的虚岁

       虽然虚岁在某些父母嘴里就是个紧箍咒,想紧就紧,想松就松,想催婚就拿虚岁使,但某些情况,千万注意,坚决不能以虚岁充实岁。

上户口:

       现在报户口都很方便了,随时都能报。但还是建议在宝宝出生两个月内报户口,报户口的时候以出生年月为准,千万不要报成虚岁了。虽然一般报户口都要看《出生医学证明》,但难保万一没有个把录入人员不注意呢!万一登记错,宝宝今后上学就很麻烦啦!

医院:

       如果不用小儿医保卡就诊,儿科医生都会问宝宝年龄的。这个时候千万别脑子一热报了虚岁。要知道儿科用药都是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的,你这一虚报,宝宝立刻大了1-2岁,医生开的药就不一样了。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,最好直接报月龄,因为差一个月都会差很多。

报班:

       小孩在报兴趣班的时候,家长也不要为了让孩子提早学习某一技能而虚报年龄。很多兴趣班都有最低招收年龄,小于这个年龄,孩子身体发育条件达不到,会很吃力的。

       比如说学钢琴,孩子小于四岁,根本没法集中那么长时间的注意力。表现也不如其他孩子,会产生挫败感和对钢琴的厌恶感。还有一些体育运动类兴趣班,过早开始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负担。

       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人有虚岁的原因了,最后,倡议大家不要论虚岁啦!虚岁这种年龄计算法,归根到底属于打卡式计算,根本就不能反应孩子可能达到的平均能力嘛。不过虚岁也好,周岁也罢,人生当自在畅快,不该被数字绑架。

狗一岁相当于人的多少岁?

       古代各个年龄段的称谓:

       汤饼:出生三天,邀亲友吃汤饼。

       初度:周岁。《离骚》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”。后称生日为初度。

       生小:幼年。《孔雀东南飞》“昔作女儿时,生小出野里”。

       总角:总,聚束;角,小髻,意为收发结之,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,俗称小丫角,因此称童年时代为「总角」。

       垂髫:指童年。古时童子未冠,头发下垂,因而以“垂髫”代指童年。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被褐振裾,垂髫总发。”

       始龀:龀,儿童换牙,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。按生理常规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时换牙,「始龀」便成了童

       年的代称。

       教数:9岁。

       外傅:10岁,出外就学。

       束发:束,捆,结之意。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以「束发」为成童的代称,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。

       古代年岁的别称。

       舞勺:13岁。

       一般指15岁左右,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

       及笄:指女子15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“女子……十有五年而笄”。“笄”,谓结发而用笄贯之,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。

       舞象:男十五岁~二十岁。

       是成童的代名词。原本是古武舞名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射御。”《疏》曰:“成童,谓十五以上;舞象,谓舞武也。熊氏云:‘谓用干戈之小舞也。’”

       待年:指女子成年待嫁,又称“待字”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后汉书·曹皇后记》“小者待年于国”。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“待年”。《文选·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爰自待年,金声夙振。”

       弱冠:指男子20岁。弱,弱小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二十曰弱冠”。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一:“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”

       而立:指30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论语·为政》“三十而立”。以后称三十岁为“而立”之年。《聊斋志异·长清僧》:“友人或至其乡,敬造之,见其人默然诚笃,年仅而立。”

       不惑:指40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论语·为政》“四十而不惑”。以后用“不惑”作40岁的代称。应璩《答韩文宪书》:“足下之年,甫在不惑。”

       强壮:指四十。《续焚书》卷一·书汇:兄虽强壮之年,然亦几于知命矣

       艾:指50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五十曰艾”。老年头发苍白如艾。《民国通俗演义》三十七回:“……我年已及艾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?”

       花甲(耳顺):指60岁。

       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。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六:“(赵牧)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,对酒曰:‘手挪六十花甲子,循环落落如弄珠’。”

       古稀:指70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亦作“古希”。

       皓首:指老年,又称“白首”。

       《后汉书·吕强传》:“故太尉段颍,武勇冠世,习于边事,垂发服戎,功成皓首。”

       耄耋:指八九十岁

       语出《汉·曹操·对酒歌》:“人耄耋,皆得以寿终。恩泽广及草木昆虫。”

       黄发:指长寿老人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诗经》,如《诗·鲁颂· 宫》“黄发台背”。老人头发由白转黄。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王其爱玉体,俱享黄发期。”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

       鲐背:指长寿老人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诗经》,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“黄台背”,“台”与,“鲐”通用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鲐背,寿也。”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。

       期颐:指百岁。

       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百年曰期颐”。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。苏轼《次韵子由三首》:“到处不妨闲卜筑,流年自可数期颐。”

       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,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。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,然后被沿用至今。

      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,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,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垂髫(tiáo)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(髫,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)。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(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)。

       年龄称谓-百度百科

一岁的小型犬相当于人类的七岁左右,一岁的中型犬相当于人类八岁左右,一岁的大型犬则相当于人类的九岁左右。

       正常情况下,狗狗的寿命在10~15年之间,平均寿命在12.6岁左右,最长约20年以上。狗够的寿命与它的品种以及主人的饲养有很大关系,也跟饲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。通常来说,小型犬比大型犬寿命长,宠物犬比工作犬寿命长。

       一岁的小型犬相当于人类的七岁左右,一岁的中型犬相当于人类八岁左右,一岁的大型犬则相当于人类的九岁左右。

       狗狗的寿命与狗狗的体型有关,一般小型犬的寿命为十五至十八岁,中型犬寿命十五岁左右,大型犬寿命为十岁左右,所以不同体型的狗狗一岁相当于人类的年龄也不同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一种年龄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“一种年龄”有更全面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